Quote from 30雜誌
11月7日,我在某大媒體看到一則車禍消息標題:「護妻小 霸氣大7撞爛違停車」。衝突現場有民眾錄影上傳「爆料公社」等臉書社團後,引起網友熱議並留言:「社會在走,鈑金厚度要有!」「敢先砸對方車又只會躲實在沒種!」「再老至少也還是台BMW,再新仍舊是台ALTIS……」「第一次覺得去撞別人車很帥,霸氣的老爸」,還有網友封這位爸爸為「東海連恩尼遜」、「東海傑森史塔森」。
我對於這樣的回應十分錯愕,以西方的邏輯來思考,這樣的標題幫助解決什麼問題?到底重點是要強調什麼樣的社會現況?車子的好跟壞要是不是需要用跟專業的角度來看?「這位爸爸很霸氣」的標題到底跟車子的性能有什麼直接關係?
鄉民,是現代社群網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草根角色。他們關心社會議題,大量時間在網路交流,文筆通常還不錯,勇於善用網路文章發表看法,表達力強,如遇到有興趣的議題,在有人領導情況下,動員能力就會變得很強。
這幾年台灣整體氛圍是:在認為不公不義的前提之下,許多年輕人一出社會,工作數年之後還是沒有翻身機會,平常都對政治冷感,自認前景黯淡的他們,在社群媒體快速形成一股正義的力量,善於掌握激情或是炒熱話題,拿捏得好,便可運用迅速透明的資訊流通引爆出第一現場的資訊。
反之,如拿捏得不好,較容易被煽動,被利用來操弄社會議題。因為大家習慣湊熱鬧,討論熱烈的議題就很容易在小圈圈中擴散開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多數鄉民往往在電腦後面匿名發言,或下了班之後沒有特別的興趣跟嗜好,對在乎的議題,一旦聚集人氣就容易產生正義感,若受冷落就比較少人願意表達正面立場。
這張圖通常被稱為「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」(反駁金字塔),由Paul Graham提出。台灣鄉民與名嘴的溝通模式比較偏下面三層:以辱罵、酸人的廢言或是批評做為他們的溝通方式。然而,其實How to disagree(如何不同意)可以有其他更適合的方法。
另外,西方常說的有一個叫批判性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,它其實跟批評沒有太直接關係,通常是辯證性思考的邏輯。Critical thinking通常會用到上面四層思考模式,先了解問題核心在哪,提出質疑跟反對並順帶附加why(原因),然後這個why通常要加上故事背景,分析數據與提出證據。
批判性思考鼓勵我們用較客觀、不帶情緒且更科學的角度看清問題,中間邏輯推演一旦稍有差池,結果就容易導致錯誤。若只是部分不認同,最好再行考量,加入更多元豐富觀點。
目前的台灣,主流媒體往往在社群網路(如臉書、PTT)上面找新聞,網路鄉民聲量被過分誇大,不一小心失控就流於吵架形式。 鄉民所談論的議題會直接影響到主流媒體,進而影響到政治操作,有些政治人物因此噤若寒蟬,怕被網民攻擊之後難再翻身,許多政策乾脆消極應對。
西方國家因為常常要解決比亞洲更戲劇性的糾紛,像是拿槍枝掃射,或是想要打群架,毒品等更戲劇化的問題。所以媒體都直接針對影片事實下標題,或是討論事實的發生。
我認為,鄉民的初衷其實是善良的,但往往一不拿捏好就流為社會無法進步的負面循環。怎麼樣讓鄉民更理性,台灣的對話空間就會更健康。
舉例來說,大家一天若使用五小時的電腦,可用一小時學習語言,看CNN、BBC、New York Times等國際媒體如何下標、申訴或論述。盡量多看英文的新聞,看看這些媒體如何描述事件的時空背景,哪些無關的語言不會加入在內容當中,了解他們如何提出質疑;或是一半反對的情況之下,該怎麼先同意後反對。
我建議這些網民走出電腦螢幕,別把看法僅僅侷限在電腦或手機螢幕後面,把自己的格局變大,找機會多多參與國際性的話題,多多接觸台灣以外的訊息,提高與人面對面的互動,同時提升自己真實社交裡的交際語言和禮儀,擁有更好的溝通,辯證和表達能力!
最後回到開頭,一件尋常的交通糾紛,因為鄉民利用社群網路互噴口水,而偏離了該事件應當討論的主題,譬如:相關交通法規,治安,刀械管理等等,如果媒體秉持維繫社會良善風俗和平衡報導原則,以下標題或許較為適切:
「一位霸氣父親的背後:台灣的車子性能與交通法規到底出了哪些問題?」
想要更有國際觀點,歡迎與我們聯繫:https://goo.gl/rykJHn
留言列表